8月19日,由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贵州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青春逐梦乡村,助力发展振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彝心助企”乡村振兴队,走进岩博村,通过走访村民,聆听他们与岩博酒业的故事,一幅以产业兴村、共享发展为主轴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实践队通过入户访谈了解到,岩博酒业在村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酒业不仅为村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还通过基础设施提升与环境整治全面推动乡村进步。尽管面临疫情后的市场波动,村民仍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岩博酒业成为富民支柱,多元收益惠及村民
岩博酒业的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已成为村庄共同富裕的关键引擎。调研显示,多数村民通过入股酒业获得稳定分红,这部分收入已成为很多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撑。村民表示,入股机制让普通农户从产业“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享受到发展红利,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除分红外,岩博酒业还通过“产业带动就业”模式为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从酿酒生产、包装到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兼顾家庭照料与收入增长。“入股+就业”的双重收益模式,显著增强村民生活的保障感、对村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村民家中访谈 杨礼桃 供图)
以酒兴业促基建升级,乡村面貌焕发新颜
在岩博村,“想要富,先修路”不仅是共识,更是实践。岩博酒业积极投入资源参与道路建设,如今村内主干道宽敞平整,对外交通更加畅通,既便利村民日常出行,也保障了酒类产品与物资的高效运输,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酒业还支持村民房屋修缮与风貌改造。在统一规划和保留乡土特色的前提下,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传统彝风与现代宜居元素相得益彰。整洁的环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民陆续开办农家乐、特产店,逐步形成“酒业+旅游”融合模式,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图为岩博村整洁的村容新貌 杨礼桃 供图)
疫情后遇短期挑战,干群同心共盼美好未来
受疫情影响,岩博酒业收益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村民分红及相关收入相应减少。面对困难,村民在表达关切的同时,也表现出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大家普遍认为,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酒厂能坚持运转并尽力保障村民基本收益,已显得尤为不易。
村民对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充满信心。多年来,在她带领下,岩博村从普通山村发展成为产业兴盛、环境优美的示范村。她务实肯干、心系群众的作风深得信任。走访中,多位村民表示:“书记总能找到出路,再大困难都能克服。”这份坚定的信任,成为村庄应对暂时困难、持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村民坚信,在共同努力下,岩博村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图为实践队与村民合影留念 杨礼桃 供图)
通过本次走访,实践队深切感受到岩博村在酒业带动下的显著发展成效——产业振兴、民生改善和乡村焕新,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尽管当前仍面临疫情带来的挑战,但村民的信任、信心与村集体的凝聚力,正持续为村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实践队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岩博村必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供稿/吴泳祥 编辑校对/詹建红 审核/张毓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