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讲|“时代记忆 家国情怀” ——六盘水三线文化及其文艺表达开讲

时间:2024-04-11浏览:10设置

4月10日晚,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六盘水市文联副主席、六盘水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桂浦主讲的经典精讲之“时代记忆 家国情怀”——六盘水三线文化及其文艺表达在博学楼知行讲堂开讲。

胡桂浦从三线建设概念、三线建设遗产、六盘水三线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三个部分向现场听众讲解。

“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是三线建设最响亮的口号。胡桂浦介绍,1864年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战略实施为贵州带来资金大投入、资源大开发、人员大流动、要素大聚集,催生了江南煤海、十里钢城,开启了六盘水乃至贵州现代工业化进程。

胡桂浦通过图片向在场师生展现了六盘水境内现有保护较为完好的煤矿、钢铁及其它三线遗产。在勘探、建设、生产过程中累计有数十万名职工及其家属在此工作生活,形成了社会功能完备的工业城镇和三线风情浓郁的文化地标。三线建设不仅给六盘水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更有精神遗产。六十年来,几代三线建设者在六盘水孜孜以求,久久为功,铸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六盘水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作为共同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精神气质代代相传。

就三线文化的保护传承而言,胡桂浦认为,三线建设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他以“水城古镇”“盘州原671化工厂”“钟山区水城河畔”等三线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展陈式、观光式、休闲式项目为例,表明“三式”项目的重要性。他提出,要以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前提,打造新“三式”——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项目。文以载道,艺以抒怀。以文学、戏剧,影视等多种文艺载体铭刻三线建设时代记忆同样重要。他参与制作和编辑的舞台剧《乌蒙长歌》、电视剧《正是青春璀璨时》等文艺作品,生动诠释了三线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家国情怀,再现三线人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座最后,胡桂浦勉励在场师生深刻体会“三线精神”的穿透力、生命力、引领力,铭刻三线建设时代记忆,让“三线精神”乘着文艺的翅膀,飞向缤纷世界,飞向灿烂明天!(供稿/大学生记者团 谢灿 唐珊 蔡绵绵 编辑校对/王良豪  审核/张瑾 陈挺)

讲座现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