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连福 任艳桃:善用社会大课堂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探析
善用社会大课堂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探析燕连福 任艳桃◎摘 要善用社会大课堂、从社会生活中获取资源并汲取力量,是高校高质量思政课建设,特别是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社会大课堂以其独有的“大实践”“大资源”“大场域”“大师资”,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关键动能,是高校思政课赋新话语内容、赋能话语表达、拓展话语语境、广聚话语主体的源头活水,也是持续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社会大课堂;话语体系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并作出详细战略安排,为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方向路径。其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1]涉及“大思政课”格局的构建与完善,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等重要理论创见的更进一步地制度化与现实化。在“思政课”到“大思政课”的系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