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由我校教育与科学学院副教授万春主讲的“经典精讲”之“道家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价值”在博学楼知行讲堂(117教室)开讲。
万春从“道家简介”与“道家思想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展开讲座。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他人是神经病”,开讲前,万春引用这句话引发在座师生笑声和思考。随后,万春介绍了道家派经典名作《道德真经》。她强调,《道德真经》又称《道德经》《老子》《老子五千文》,由老子所著,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万春以《道德经》内容节选,分析道家的心理健康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她解释,合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善于使万物得到利益而不与之相争,它处于众人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天下没有一样东西比水还柔弱,但任何能攻坚克强的东西,却都不能胜过水,“上善若水”可以作为人际交往中的处事原则。“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灾祸的里面,未必不隐藏着幸福;在幸福里面,也未必不潜伏着祸根。有时候,危机里就有转机。万春指出,我们要辩证看待不合理信念导致的情绪问题。“道家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家倡导顺应自然。
万春表示,在关于自我意识的认识方面,道家以“淡泊人生,没有计较,没有执着,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为核心理念;在关于自律的认识方面,道家以过度放纵产生的后果来劝诫世人“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对自负的认识方面,道家要求世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最后,万春强调,道家倡导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她以澳大利亚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的事迹为例讲述知足常乐的重要性,“我们平凡,但可以很真实,虽然上面说的是你一直向往的,但是仔细想想,你所拥有的却也是很多人羡慕的。”。(供稿/张腾腾 范洛辰 匡心兰 徐文静 编辑校对/邹璇 审核/龙尚国 杜云)
主讲人万春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