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丨AI赋能红色文化,数字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者:王琳发布时间:2025-07-31浏览次数:10

7月21日,六盘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数说薪语”团队为调查生成式AI驱动红色文化数字传承与发展,于六盘水市钟山区三线建设博物馆及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会议会址开展为期9天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抵达六盘水市钟山区三线建设博物馆时,为了深入文化场馆这一承载历史与故事的空间,主动向来自四面八方、带着不同游览期待的游客进行面对面访谈活动与问卷调查。在受访的许多游客当中,有近80%的游客对生成式AI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应用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一部分较为年长的老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后辈们了解到这一个艰难时期的发展历史,陶冶他们的奋斗意志与爱国情怀。团队成员向游客详细科普了生成式AI在红色文化数字传承中的作用,游客表示对生成式AI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团队成员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展开交流,并借助生成式AI技术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通过AI互动展示系统,沉浸式地探索了红色文化的精髓。这种创新的互动体验方式,使队员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7月25日,“数说薪语”团队赴遵义市红花岗区遵义会议会址进行调研。团队在调研中发现,年轻群体对互动性、沉浸式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特别关注了会址现有的数字化展示手段,如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红军标语、可移动文物数字化设备查看历史信息等。这些技术在游客与文物间架起了桥梁,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

在会址二楼的《转折·从头越》VR体验区,游客“穿越”回历史现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枪林弹雨的危险、夺取金山的惊险、见证娄山关大捷的喜悦。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显著提升了年轻游客对红色文化数字化展示的兴趣。

随后,团队成员走访会址里的游客对于红色文化及生成式AI的看法,大多数年轻游客表示了解生成式AI且经常使用,对于生成式AI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持支持态度,认为技术能帮助青少年更直观地理解历史。部分年长游客缺少对生成式AI的认知,更注重与红色文化“面对面”式接触,认为应保留真实史料的核心地位,把技术作为辅助工具。

团队成员表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开发者、文化工作者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未来,他们将把实践成果转化为具体方案,探索更多AI技术与红色文化融合的可能性,让革命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供稿/敖登雄 吴佳漪 刁思思 阳显丽  编辑/邓婷  校对/黎红丹 文宇 杨宏霞  审核/龙尚国)

团队在六盘水市钟山区三线建设博物馆合影

团队在遵义会议会址合影

团队采访游客

团队与工作人员交流

成员体验AI复原三线建设历史

成员观看AI视频了解红色文化

成员观看投影仪展示的红军标语

成员利用数字化设备查看历史信息

观察游客VR体验